3344体育会员

【媒体生科】楚天都市报:湖大“蜘蛛大王”变身“笔筒控”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30  阅读次数:

从冒险寻找新奇蜘蛛 到1098件笔筒摆家中

湖大“蜘蛛大王”变身“笔筒控”

    走进湖北大学退休教授赵敬钊的家中,千余个笔筒摆满了大大小小七面墙,其中最大的一个有30余斤,还有部分罕见珍品。曾经,这位“湖大蜘蛛研究第一人”为了研究蜘蛛,下过原始洞穴;如今,常人熟视无睹的笔筒,成了他的收藏最爱。

为找蜘蛛深入热带雨林

    现已届耄耋之年的赵敬钊是3344体育会员退休教授,原湖北大学副校长,被誉为“湖大蜘蛛研究第一人”。他在蜘蛛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多种蜘蛛以他的名字或姓氏命名。

    赵敬钊曾为研究蜘蛛跑遍国内外的森林、洞穴、热带雨林。有一次,赵敬钊发现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的降雨量比西双版纳还大,“降雨量这么大的地方,会有什么样的蜘蛛呢?”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不顾各方阻拦,前往云南考察。他和团队成员跟着马匹在能见度小于五公尺的原始森林穿行,找寻蜘蛛的行踪。“好不容易坐下来休息,周围的蚂蟥像是能嗅到人气一样,一下全包围过来了,穿几层雨衣都不管用。”回忆起当时的经历,赵敬钊仍不免胆战心惊。

    危险常常如影随形。1982年他去西双版纳,就曾被蛇咬过两次。“蛇以蜘蛛为食,蛇多的地方,蜘蛛也多。”赵敬钊说,为了不把蜘蛛惊走,团队成员要学会和蛇类和平相处,被蛇咬也在所难免。1983年,赵敬钊在与老挝交界的地方进行考察时,被一条30厘米长的蜈蚣咬伤,足足昏迷了两天。

老教授有自己的收藏经

    1998年赵敬钊正式退休,除了写科普书籍,也很喜欢种花和收集各种工艺品。“别看我连字儿也写不好,但我却对木雕、笔筒等格外来电。”赵敬钊说。

    赵敬钊收集第一个笔筒是在1982年,当时他受邀去日本参加东亚蜘蛛学会第十四次会议,会后收到纪念品,是一个印有“东亚蜘蛛学会”字样的红色瓷器笔筒。小巧简单的造型让他爱不释手,从此他就与笔筒结下了不解之缘。旅游途中、买菜路上都成了他寻宝的路线。到了某一座城市,闲暇时,他先去逛的一定是当地的古玩店、瓷器店抑或文具店。

    由于经济条件和收纳空间等的限制,赵敬钊每次买笔筒总要仔细斟酌一番,几乎很少上当受骗。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他也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收藏经”:不买古的,不买太贵的,不买重样的。赵敬钊说,他收藏的笔筒很多是几十元买来的,玉质笔筒当初购进时都没有超过500元的,现在很多都增值了。

    赵老介绍,他收藏笔筒没有功利原因,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34年来一直乐此不疲。“我最大的愿望是将笔筒的各个种类收集齐全,留给子孙后代去观摩研究。”他说。

家人感慨家似“博物馆”

    直到现在,每次赵老出门买菜时,夫人潘筱梅总要提醒“不要再买了啊,家里放不下了”或者干脆控制财政大权以防赵老对那些笔筒“把持不住”。但赵老总能想到各种对策。“家人都拿他没办法。”潘筱梅说,虽然很心疼,但是在保证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家人也就不反对他的收藏爱好了。

    搬到新家后,赵敬钊特地在网上定制了几副宽高近3米的木架用以摆放笔筒,使得以前被包起来的笔筒有了“露脸”的机会,邻居听说了也常来串门。湖北大学物理学退休副教授李文川说:“从没有这么系统地欣赏过这么多笔筒,像这些绘在上面的大观园插画、四代领导人画像等,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特色,很有历史文化价值。”赵敬钊的儿媳则感叹道:“家里不像是住家的,倒像是博物馆了!”

    退休18年,赵敬钊仍精神矍铄,提起他收藏的1098件笔筒,他如数家珍。“退休工资有限,为了不买到重复的,我要记清楚我收藏的笔筒的类型、材质、图案、形状。”他笑着说,“这有许多好处,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还能锻炼我的脑子!”

楚天都市报链接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fk/20160812/ctdsbfk2951590.html

上一条:【媒体湖大】武汉晚报:湖大师徒4人深山老林抓蜘蛛边啃面包边看蜘蛛打架 将捕捉近300种用以研究 下一条:【媒体生科】武汉晚报:湖大“候鸟”教授团队 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关闭

Copyright © 2023-2025 3344体育会员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鄂ICP备05003305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邮编:430062电话:88661237 / 88663882 / 88661746

扫一扫

学院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