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我院99级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张爱兵教授返回母校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基于DNA序列的物种识别、界定及多样性评估”的学术报告会。院长陈建、副院长彭宇,蔡得田、张桂敏、刘杰、焦晓国及蒋思婧等老师出席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开始前,陈建院长就发言表示欢迎张教授“回家”。报告会上,张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他所领导的遗传多样性与进化课题组在近些年以来所取得的工作进展,同时穿插着为我们讲解了一下GMYC模型和SOAIC方法。其后,张教授与在场的老师同学进行了自由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我们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DNA条形码物种识别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DNA条形码识别成功率同时它也可以兼容其他信息源 ;建立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DNA条形码物种识别新方法和机器学习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条形码新算法,从而解决了非编码DNA条码序列对齐困难的问题和显著提高非编码DNA条形码的物种识别成功率;发现的DNA条形码研究中物种特异的取样策略还被用于植物、土壤动物、海洋动物以及各种昆虫的DNA条码研究中;得到了在DNA条形码研究中结合可视化基因芯片进行快速有效有害物种鉴定的新方法和建立基于贝叶斯理论和DNA条形码的昆虫多样性评估新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课题组所做出的研究成果,它们在国外都曾受到过高度评价也被引用过多次”,赵教授介绍说道。
之后的自由交流环节中,陈院长、蔡老师和刘老师就在物种库中无法检索到就可以确定为新物种,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中物种的界定有时不一致和在西藏夜蛾多样性评估的实验中取样方法等问题先后与张教授进行了沟通与探究。
最后,陈院长作总结词,他用张教授的经历勉励在场的学生道:“同学们要学会勇于探索,付出了劳动最终都会得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