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生物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格式-普博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2-04  阅读次数:

(学位类型:学术型   学位层次:博士   一级学科代码:0710 授理学博士学位)


一、学科概况

湖北大学生物学学科经过长期的砥砺发展,把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凝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用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渗透传统优势特色学科,推进生物学与传统基础学科的交叉,汇聚优秀人才,打造先进平台,聚焦重大科学问题,产出系列原创科研成果,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产业应用。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及实验平台;建成冷冻电镜平台、蛋白质科学平台、生物影像平台等高水平科研仪器平台,为培养具有前沿探索能力的研究生提供了平台保障。本学科将在坚持四个面向的基础上,研究生产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培养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型、实践型人才,推动能转化、能落地的实业发展。


二、培养方向

1. 植物学

本方向致力于解决基本的粮食问题,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解决农业种质问题,研究植物生理与生化、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的生态演替规律、植被地理格局与适应演化规律、植物资源评价及利用。

2. 动物学

本方向致力于长江大保护与食品安全,依托江夏实验室与湖北省优势学科群建设,研究生境生态、物种演化、动物保护、生物防治、水产养殖、畜牧防疫等。

3. 微生物学

本方向根植新一代工业革命的基本生物学问题,专注微生物的产物改造,构建绿色化工、低碳制造。聚焦酶结构解析与功能改造,主要研究微生物的生理与生化、微生物基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微生物利用。

4. 遗传学

本方向关注大健康及新型生物医药,以抗衰老、干细胞、再生医学、精准医疗及医学检验为特色,研究模式生物的遗传现象、规律、调控机理,开发重大疾病的分子诊断标志、分子治疗靶点、基因纠正方案及细胞治疗策略。

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颠覆原有依靠随机突变产生功能性分子的低效研究模式,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解析为基础,改造、优化、定制功能性的活性分子。研究基因克隆与表达技术、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基因功能分析、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转化的规律及其产生生理与药理作用的基因表征与原因。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系统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能在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并胜任教学或实践工作,能熟练地使用英语阅读专业书籍与文献、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四、学制与在校年限

非定向博士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不少于3年;定向就业的博士生学制为4年,学习年限不少于4年;博士生均不得申请提前毕业,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博士生应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完成培养计划的学习内容。在学校规定的基本学制内未完成学业者,经个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核、学校批准,可以申请延期毕业。具体按《湖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执行。

五、培养方式

(一)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二)培养形式

博士生的培养主要采取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学术训练、社会实践、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实行导师负责制,本学科各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小组指导下的导师负责制。成立包括导师在内的,3-5名校内或校外博士生导师组成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指导小组,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制定培养计划,对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进行全面的指导。根据科研需要,博士生也可到国内外有关学术专业机构进行科学研究,但需要回校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低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6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公共选修课至少选1


1:生物学(0710)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普通博士生)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备注



Compul

-sory Courses

公共

必修课

Public Compul

-sory Courses

政治

Political Course

1D0000A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the Contemporary Era

2

32

1

必修,6学分,学校统一开设

外语

Foreign Language

1D0000A002

第一外国语(博士)

Academic English

for Doctoral Students

3

48

1

素养课

Literacy

Courses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Research Ethics

and Academic Norms

1

16

1

学科基础课

Disciplinary Basic

Courses

1D0710C001

博士研究生论文

写作指导

Guide to Dissertation Writing

for Doctoral Students

1

16

2

必修,6学分

1D0710B001

分子遗传与表观遗传

Molecular Genetics and epigenetics

2

32

2

1D0710B002

微生物学及应用

Microbiology and Applications

2

32

1

1D0710B003

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

1

16

1



Elective Courses

专业选修课程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s

1D0710E001

大数据及信息化技术

(生物信息学专题)*

Big Dat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oinformatics

1

16

2

选修,3学分

*号为必选

1D0710E002

专题学术报告

Academic Report

2

32

1

1D0710E003

标书写作

Writing of Project Proposal

1

16

2

1007G0203

生物研究制图

Biological Research Drawing

1

16

2

公共选修课程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五育类课程及其他通开通选课程(硕士阶段已选的可免修)



1

至少选1

备注:硕士阶段如已修读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相关课程的,博士阶段该课程可免修免考。

七、培养环节

2生物学(0710博士研究生培养必修环节内容及要求(普通博士生)

环节名称

安排及要求

学分

时间节点

1.个人培养计划

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

根据培养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不计

学分

入学1个月内

2.学术活动

Academic Activities

普博生:要求在学期间应参加不少于15次的学科前沿讲座;至少公开在学院或学科的学术论坛做学术报告3次,或参加国际或全国会议作口头学术报告1次。具体要求及报告次数由各学科自主设定。

2

学术活动的考核由学院负责,培养单位应在博士生申请答辩前录入成绩。

3.实践活动

Practical Activities

包括助研、助教、科技创新、技术咨询、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不少于2周时间,完成实践报告,上传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培养单位评估合格通过。

不计

学分


4.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完成一定数量的经典必读书目及重要专业学术期刊阅读,经导师考核,具备文献综述写作能力。可结合开题报告一起开展。

不计

学分

由各学院组织开展

5.开题报告

Research Proposal

撰写论文开题报告,由各培养单位组织研究生开展开题报告会,并上传至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

不计学分

普通博士生开题报告原则上不迟于第学期完成,直博生开题报告原则上不迟于第五学期完成。

6.中期考核

Interim Assessment

学院组织考核小组对博士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论文工作进展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未通过考核者启动预警机制,第二次仍未通过中期考核、不宜继续培养者,硕士起点博士生转硕士培养或作退学处理,本科起点博士生作退学处理。

2

中期考核在进入博士培养阶段后的第四学期内(直博生为第五学期内)进行,考核具体办法及分流处理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相关规定执行。

7.学位论文预答辩

Dissertation Pre-defense

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工作是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撰写之后,在学位申请正式提交之前进行的审查过程。博士研究生必须组织预答辩。

不计学分

由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8.学位论文答辩

Dissertation Defense

学位论文答辩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不计学分



八、学位论文

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重要内容。博士生在学习期间,主要精力应集中于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时间应不少于2年。撰写要求参照《湖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九、学位授予和毕业要求

学位授予及毕业要求按照《湖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湖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规定执行。


上一条:生物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格式-直博生 下一条: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关闭

Copyright © 2023-2025 3344体育会员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鄂ICP备05003305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邮编:430062电话:88661237 / 88663882 / 88661746

扫一扫

学院微信二维码